科学器材商城

欢迎来到探究者科学器材(江苏)有限公司!全国服务热线:4006-765-543

离心后样品浑浊不清?关键在于什么?
来源: | 作者:探究者 | 发布时间 :2025-10-09 | 9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在样品实验中,经常会遇到离心样品后仍浑浊的问题,通常我们会立即调整离心机转速,调到最高,发现浑浊问题仍存在,因为过度离心还会导致样品成分讲解。那遇到这样的问题,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呢?


一、先明确:离心解决不了的浑浊到底是什么?
离心后样品浑浊的根源是,并非未分离的大颗粒,而是2种难以通过离心去除的杂质:
1、胶体颗粒:粒径多在0.1-1μm之间,远小于离心可分离的最小颗粒(通常≥2μm),即使提高转速,也无法突破其胶体稳定性,只能悬浮在溶液中导致浑浊;
2、乳化液:样品与溶剂混合时形成的油水乳化体系,离心仅能轻微破坏乳化层,无法彻底分离,残留的微小液滴会让溶液呈现乳白色浑浊。
3、这2类的去除需要依赖滤膜的孔径筛选功能,而非单纯提升离心转速。

二、滤膜怎么选?关键看这3个维度
1、孔径:不是越小越好,匹配杂质粒径是关键
2、材质:水相样品优选混合纤维素酯(MCE)滤膜,有机相样品选尼龙或者聚四氟乙烯滤膜,强腐蚀性样品选择PTFE滤膜

三、过滤方式,根据样品选择
1、微量样品:用针头滤器手动过滤
2、大量样品:用负压过滤装置


离心的核心作用是分离大颗粒沉淀,而细微胶体颗粒、乳化液等杂质需依赖滤膜过滤去除,选对滤膜,不仅能解决离心后浑浊的问题,还能减少因盲目调整转速造成的样品损失与时间浪费,为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基础保障。